明年杭州的G20峰會是否會影響江浙印染企業的發展?《印染行業準入條件(2010年修訂版)》是否會強制實施?印染行業未來是否會向東南亞大批外遷?近日,就業內人士關心的熱點問題,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會長陳志華進行答疑解惑。 近期頻傳的停產限產不會常態化 地方政府對印染企業進行限產,多是因為環保考慮,這也是近十年常發生的事情,不過,目前這些政策都是些臨時性措施,時間都不是很長,未來也不會經常性發生。這對印染企業不會產生根本性影響。印染企業應積極應對,及時安排好訂單生產計劃,避免交貨問題影響業務。 技術密集型的印染產業轉移較難 紡織行業的產業轉移是一個大趨勢,紡企需要走出去。但是印染行業都轉出去甚至50%轉出去都是不可能的,其他國家的承接能力也有限,就東南亞和其他國家也只可以承接一小部分,國內印染市場也不會空心化。 這對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可能會簡單些,印染行業轉出去會較難,它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,需要的配套設施也比較多。 印染產業不只是有資金投入即可運轉,涉及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、產業配套、化學品供應、上下產業鏈的銜接、水、電氣、廢水處理、環境容量是否能承載排放問題,印染涉及的相關生產比較多,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沒有辦法生產。只要印染企業注意自身提升,不會存在企業國內運營不下去而轉到國外的問題。 許多企業在東南亞開設染廠是為了配套其他產業,因為東南亞本身的印染產能也不足,許多企業只有自己配齊全部產業鏈,包括紡紗、織布、服裝、染整工藝都要具備。目前,單獨去那里開設印染廠的很少。 觀察TPP對中國的影響 因為TPP的原產地認證很有可能會從紗線開始,之前從中國進口面料到越南加工成服裝再出口美國,是可以享受原產地免稅的;如果未來從紗開始追溯的原產地制度實行;可能會影響到部分企業。 未來從數量、規模制勝向質量、效益轉變 未來最大的趨勢就是從過去的以數量、規模制勝向以質量和效益為主的轉變。目前日本、德國、美國都開始重視制造業。“加工業“不是”制造業“,真正的”制造業“是要有更高要求的。 未來印染行業要更加重視設計和研發,提升產品的研發、設計、制造能力。同時,企業生產運營也要提升,品牌的建設要加強。企業的技術裝備、工藝水平及管理水平也要進一步提高。做好這些不只是現在,對未來有很大的積極作用,只有我們技術、人員、裝備一直保持發展,才可以利于不敗之地;如果我們自己不進步,即使搬遷到國外也不會成功。只要中國印染業在不斷更新、提高,就不必擔心未來。 |